何香凝坐船遇海匪, 船长陷入绝望, 她却镇定道: 告诉他们我在船上
何香凝逃港时,遭“海匪”鸣枪逼停,船长陷入绝望,何却镇定道:告诉他们何香凝在船上,要劫就来。
1937年8月,淞沪会战打响,由于中日双方实力悬殊,在经过殊死抗争后,中国军队不敌日方,11月上海沦陷。
何香凝此前一直在上海,多次组织后方活动支援前线,颇有名望。为了躲避日本人的迫害,她和许多仁人志士一样,选择迁居到香港
香港远离抗日主战场,又是在英国人的统治之下,在当时,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区域,可平和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。
1941年12月8日的凌晨,一阵炮火声打碎了香港的宁静。“日本人突袭……”驻守香港边界的英国士兵迅速反应,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。
第二天,香港各大报刊的头条都刊登了这一事件,人们相互传递着消息,香港局势陡然紧张,一时间人心惶惶。
何香凝看着手中的报纸,不由得眉头紧锁。报纸上每天都报道着前线的战况,但没有几条消息是令人乐观的。
“听说英军频频失利,日本人已经占领了多数关口,如今,离港变得相当困难。”何香凝的好友到访,忧心忡忡地说道。
就这样,包括何香凝在内的许多名人都被困在了香港。日军占领香港后实行了残酷的统治,不允许民众随意上街,还大肆抓捕仁人志士。
所幸,何香凝住的地方相对偏僻,暂时还没有被发现。外头风声这般紧张,她便过起了足不出户的日子。
何香凝不仅是个出色的政治活动家,还是一位著名的画家,早先国民党的一些旗帜图案、特殊标志都是由她设计的。
在封闭的日子里,她就在家中吟诗作画,陶冶情操,精神世界的富足,缓解了她心中的积郁。她便日复一日地研磨创作,等待机会逃离香港。
何香凝如此小心谨慎,可没想到还是出了意外。一日,何香凝像往常一样在家磨墨,准备作画,突然听见门外一阵嘈杂,她仔细听着,发现这些人说的是日本话。
这群日本人在外面徘徊着,似乎正在找人。何香凝听着这些人的脚步声在外面来来回回的,最终像是确定了什么似的,忽然一致地停了下来。
“笃笃笃”一阵剧烈的敲门声在家中响起。何香凝并不慌张,她没有着急开门,而是先透过窗帘的缝隙向外张望了一眼,发现日军小队已经把自己的住宅包围了。
该来的还是要来,何香凝对此早有心理准备,她定定神,前去开门。大门才刚刚推开一个缝,领头的几个日本人便粗暴地闯了进来。
看见何香凝,日军小队长厉声问道:“你在这里做什么的!”
还不等一旁的日军翻译转述,何香凝便镇定地用一口流利的日语回应道:“我是这个住宅的管家。主人上周去了国外,让我留在家里照看。”
见何香凝会说日语,日本人的态度稍微缓和了些:“你怎么会说日语?”
“我小时候在东京生活过十来年,当然会说日语了。”何香凝对答如流,丝毫不见紧张。日本人见此,便没有起疑,简单盘问了几句就走了。
何香凝有惊无险地逃过一劫,但并没有放松警惕。
没过几天,又有人敲响了何香凝的家门。不过与上次有些不同的是,这次的敲门声温和了许多,不像是上回的日军。
何香凝没有因此放下防备。她先将门开了一道小缝,在门内问道:“什么人?”
“何女士,我是谢一超,您儿子的好朋友。有消息称,日本人已经知道您在香港了,正在到处搜查。情况紧急,我托多方关系买到了离港的船票,明天早上就出发。”对方温和的语气中夹杂着些许焦急。
何香凝想起来,两天前儿子来同自己告别时,是提到过这回事。她向对方表明了谢意,随即马上回屋收拾东西。
第二天一大早,谢一超便护送何香凝到香港岛的海陆丰籍同乡会,那里已经准备好了船只,有相应的同志正等候接应,他们将一同协助何香凝女士安全离港。
可此时日军对离港人员的检查和管控变得更加严格了起来。为了保证何香凝的安全,一行人便暂时回到船上安顿下来,等待合适的时机。
在这样紧张的环境里,多留一天便多一分危险。船上还有许多和何香凝一样的名人,他们相互鼓励着,用乐观的精神抵抗敌人的压迫。
在这里,何香凝还遇到了柳亚子——这位著名的民主斗士,曾在抗日救亡中与何香凝并肩作战,二人是战友,更是挚友。如今再次相见,却是在这样的情形下,何香凝惊喜之余,不免感到些许悲凉。
等待多日后,逃离的机会终于来了——香港粮食短缺问题愈发严重,日军大规模将难民转移到内地去。何香凝等人在谢一超的安排下假扮成难民混了出去,巧妙地躲开了日军严格的搜查。
就这样,多日的等候终于迎来了希望,载着一众重要人物的船只朝着内地出发了。
启航时,海上风平浪静,正当大家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时,几声尖锐的枪声击碎了这平静的图景。
“那边的船,停下!停下!”一艘船突然靠近,上面的人举着枪,厉声喝道,“抱头蹲下,否则格杀勿论!”
听这一口汉语,船长原本以为是给日本人卖命的汉奸。可等那帮人走近后,船长发现这群人穿着并不统一,而且看他们一路走过来的样子,也不像什么训练有素的队伍。
“坏了,怕是遇上海匪了!”海匪素来粗暴残忍,一不高兴,船上这么多人,说毙就给毙了。这群海匪拿枪指着众人,大家吓得大气不敢出。
何香凝一直在默默观察着,她发现喊话的那个海匪说的是闽南土话,地方口音相当严重。再者,看这些人的穿着和样貌,也并不像长期在海上风吹日晒的匪徒。
联系起近来福建地区的战争情况,何香凝心中有了数,她偷偷对船长说:“告诉他们,何香凝在船上,要劫就来。”
船长吓了一跳,但看着何香凝笃定的神情,他还是照做了。没想到,海匪们一听到何香凝的大名,都赶紧放下了枪,领头的人命令部下整队立正,向何香凝女士敬礼。
经过沟通,大家才知道,原来这批“海匪”是之前19路军的战士,在与日军的对抗中,由于实力差距过大而战败,他们只好溃逃到海上,在这一带水域抓日军探子。
何香凝在军中的名望很大,大家都十分敬重这位民主斗士。在19路军战士的帮助下,一行人最终安全地抵达了内地。就这样,何香凝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威望,救下了船上的所有人。